11月15日,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召開2023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總結工作,分析形勢,全面部署做好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教育部黨組書記、部長懷進鵬,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黨組成員、副部長俞家棟出席會議并講話,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翁鐵慧主持會議。我校在辦公樓407會議室設立分會場,校長夏東偉出席并在視頻會后講話。校黨委常委、副校長劉彩云出席視頻會。

會議指出,2023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1158萬人,同比增加82萬人,黨的二十大對教育、科技、人才和就業工作進行了系統部署,各地各高校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刻認識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面臨的形勢,堅決扛起政治責任,聚焦重點任務,加強組織領導,壓實工作責任,全力以赴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
會議強調,各地各高校要千方百計促進市場化就業,深入開展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實施“萬企進校園計劃”,全面推廣使用國家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充分發揮中小企業吸納就業作用,支持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要用足用好各類政策性崗位,配合有關部門優化政策性崗位招錄安排,積極拓寬基層就業空間,鼓勵更多畢業生報考重點領域和一線崗位,做好大學生征兵工作。要健全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有的放矢開展就業指導,不斷強化就業育人實效,引導畢業生從實際出發選擇職業和崗位,用好“互聯網+就業”新模式,堅決保護畢業生就業權益。要用心用情幫扶就業困難群體,深入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做好離校未就業畢業生跟蹤服務。要簡化優化求職就業手續,落實國務院辦公廳有關文件精神,有關部門共同做好穩妥有序取消就業報到證工作,建立畢業去向登記制度,強化就業統計監測。要深入推進高等教育供給側改革,強化學科專業布局調整,完善就業與招生培養聯動機制。要落實就業“一把手”責任,注重配齊配強就業工作隊伍,密切部門協同配合,加強宣傳引導,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畢業生就業的良好氛圍。
會議要求,要加力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充分調動市場主體、畢業生自身和公共部門積極性,全力穩定和擴大畢業生就業門路。要健全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強化招聘信息服務、能力提升服務、人才流動服務,提高對接匹配效率。要加強就業兜底幫扶,將困難畢業生情況掌握到位、就業幫扶舉措落實到位、相關院校支持到位。要完善勞動者權益保障制度,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切實提高畢業生維權意識,為他們提供公平有序的就業環境。

視頻會后,夏東偉就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做好我校2023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提出要求:一是高度重視、迅速落實。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把做好2023屆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專項研究,專題部署,迅速推進落實。二是深入研判,精準施測。各學院要結合學科、專業實際,認真研究問題,創新解決辦法,科學制定學院2023屆畢業生就業工作方案。院系兩級要積極組織、深入推進訪企拓崗專項行動,深化多領域院企合作;抓緊開展小而精、專而優的專場招聘活動。三是做好服務,確保安全。要在做好就業工作的同時,全面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二十條舉措,科學防控、確保就業工作安全穩定。要為畢業生做好服務,密切關注用人單位招聘時間的變化,公務員招錄、事業單位招考等信息,及時通知畢業生。要創造更優質、更舒適的考研條件和環境,全力爭取讓2023屆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用實際行動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優異成績迎接我校合并辦學30周年。
我校學生工作處有關人員、各學院(部)分管副書記集中參加收看會議、全體畢業班輔導員線上收聽收看會議。